37.无所住心,修正自己的行为《白话佛法》第一册
发布时间:2023-04-09 浏览:
孽障、污气随着因果关系附在人的灵体上,即灵性和肉体上。为什么业障一定要消除掉呢?因为凡是业障它都有污浊之气,有不好的气场,污气随着因果关系附在人的灵体上,从中医的角度讲就是阻碍了你的气血循环,而产生了病痛。这就是师父常说的,身体上一块一块的业障多了之后,你的气脉不通,会阻碍你的气血的正常运行,因此肉体就会生病。修行和修心等于用心(行为)打开你的心灵之光,今天做了很多好事,你心中就会很踏实,很开心。当你在修为上,心灵上帮助人家时,就是已经打开你的心灵之窗、灵魂之窗,你才会有善举去帮助别人。
由于佛法太深奥,看不见,摸不着,告诉你们佛法好,好在哪里?当人最苦最无助的时候,佛法就已经进入你的心中了,就是说为什么当一个人最苦的时候,也是最能信佛的时候。这个人最困苦的时候,绝望的时候,才能一下子放下。因为当一个人最苦的时候,是那种痛心的苦,痛到了他的本性之后,他真正的佛性才能出来,才能接受真正的佛法。当一个人好的时候,有钱的时候,什么苦都没有的时候,一般是不会好好修心的。当一个人最苦恼的时候,最无助的时候,你去帮助他,最能让他归入佛门。因为无助了才会求到心灵深处的佛。
做好事要能见到自己的性空。当你一边做好事时,一边又要觉得是空的。性空就是你的本性在做好事的时候,你的心是空的,心无所求,才懂得要帮助人家。当你帮助别人有所求时,人家也会觉得你不是真心的,做好事如果有目的就得不到功德,仅仅是善报。如果做好事能见到自己的性空,就成功了,否则只是善报而不是功德。如果在帮助人家时,心中还没有性空,你做出来的只是善事,而没有功德,因为你做的事是有所求的。
修行就是师父经常给大家讲的修正自己的行为,要边修边行,行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化为修行,在工作生活中,修正自己不好的行为,把工作化为修行,把修行化为工作,在工作中修行,在修行中工作,把二者合一融入日常生活中。不要认为到了观音堂就是修行,离开了就不修了,工作不忘修行,修行不忘工作,平时生活工作的一切,言谈举止都是在修行。
无所住心,就是你的心不要放在某一个位置上,我无所谓,放在哪里都可以,不放在哪里也可以。心不要注重在什么地方,什么叫住心?不论是注重在贪的方面,吃的方面,还是事业方面等都叫住心。无所住心,凡是所有琐碎的事情,全部都不要住在自己的心里,要见佛性,明心开悟,把自己的悟性开发出来。
人生是真实和梦幻的结合,人生是真实的,有时却像做梦一样,有时忽然之间又变得非常的真实,真实梦幻的现实变幻不定,真实又如梦幻,梦幻又如真实。师父希望你们做事要慎行之,说话要慎言之。在这如梦幻般的现实生活中,切勿随意种因。
![](http://yp.yuming.pics/user/img/chuxue/5dfb.jpg)
App下载地址
安卓点击下载:
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感 恩 分 享 功 德 无 量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 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、分享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 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 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 |
![](/static1/shang.png)